当前报道:SHEIN按需生产小单快反的武器:与供应商工厂协同发展
来源:金融界    时间:2023-04-16 10:03:22

去年,欧美通货膨胀、消费下滑,让诸多中国外贸工厂订单锐减、回款变慢,但是跨境巨头SHEIN 还是保持着增长,每天能为广东省的服装制造企业带来稳定的订单。

SHEIN 在如此环境下保持增长和它最初成功靠的是同一个能力:尽可能高效地规划生产,减少因库存积压产生的浪费,为消费者提供便宜好看的商品。通货膨胀冲击了欧美中产品牌,但人们还是愿意花一二十美元,买一件好看的衣服改善心情。

高效仰赖于 SHEIN 的系统。系统连接两端,一端是消费者,一端是工厂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减少浪费需要及早发现流行趋势,生产也得及时匹配。传统服装订单从打版到生产交付可能数月到一年。除非像优衣库那样卖基本款,否则错过流行就只能压仓库,衣服价格压不下来——于是消费者购买意愿更低,恶性循环。

解决办法是按需求生产,减少库存浪费,进而降低价格。有行业人士表示,10 年前 SHEIN 起步时,“小单快反” 模式已经是华南比较成熟的服装供应模式,并非新鲜事,从建立样板间到摄影中心,从现货采购到大量自主设计、备货,SHEIN 进一步做的是将信息系统应用到了规模化服装供应管理中,“线上化的管理让规模化的小单快反生产在一个组织内完成”。

在上架之前,没人敢说一个款式好不好卖,所以一个款式第一批货一般不超过 100 件。系统判断的准确性在一次次的测试中提升,据了解,现在超过 80% 的款式会追加订单。

传统行业,货交完,工厂和品牌的关系就只剩下结账。但交货在 SHEIN 的 “小单快反” 模式里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。

交货质检完成后,SHEIN 网站的款式立刻上架。供应商工厂能从 SHEIN 提供的管理系统里看到每一款衣服的销量。当一个款式卖得不错,而且即将断码,他就知道新订单快来了,可以提前准备采购面料。

根据销售情况,SHEIN 的系统自动为每款商品评级,下新订单。一款卖得不错的衣服,系统每天给工厂下订单。比如我们在后台看到的一个款式,两个月卖了 2 万多件,期间几乎每天追加订单,但平均每单只有几百件。

这样的节奏极大减少了浪费,当消费者热情过去,SHEIN 的订单也会停下,尽可能减少滞销衣物。

过往传统服装制造中滞销衣服的损失也被提前摊到每件衣服上,抬高了商品价格。“小单快反” 减少了滞销的损失,这也是为何 SHEIN 能将商品价格定得比其他时尚品牌更低的原因。更多消费者能买得起时尚的快乐,进而销量更多,成为良性循环。也因此,SHEIN 能将产品价格做到比其他时尚品牌更低。

我们可以看出,和传统服装生意相比,SHEIN 和工厂的关系是更为紧密联结的。与此同时, SHEIN 开始考察工厂的综合经营情况,通过数据发现工厂的不足,有段时间刘伟宗工厂交付的衣服出现斑点,SHEIN 设立了项目组到厂里寻找问题,改进流程。

依靠系统追踪和一次次项目组改进,这些服装加工厂的品控和效率逐渐提升。工厂里的浪费减少,也能帮助品牌定出更有吸引力的价格。

除了稽查,还有独立的项目组。比如一家工厂有一段时间出现衣服的斑点,SHEIN 会成立项目组派人去工厂解决造成斑点的环节。线头、版型等也成立过项目组。

SHEIN 和工厂之间的关系由此存在一种平衡,这种平衡让 SHEIN 能深度参与过工厂的运作中,也能让工厂保持自主。传统服装加工没有这样的自主:工厂做完验货,交货到期结账。他们既看不到销售数字,也不觉也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。

仓储物流的建设也是紧密合作的同时留有空间。2021 年以来,SHEIN 开始建立前置仓——一批衣服生产完,工厂先送到所在城市的前置仓,待有顾客下单再转到佛山的 SHEIN 仓库发往全球。目前多家 SHEIN 的战略级供应商各自建立了前置仓,选址由厂商完成,租金为 SHEIN 提供。

值得一提的还有账期。传统线下品牌和工厂的合作关系一般是 “期货模式”,一位 20 年服装行业从业者这么形容过去的情况,从打版到生产完可能是 1 年,最保守也有 9-10 个月;账期也基本 60 天打底,有时候甚至给不了现款,会给承兑汇票。这导致工厂时常面临资金周转压力。而 SHEIN 开始和工厂合作以来,设置的帐期最长是发货后 30 天。如果赶上大促、大订单,还会缩短到一周、两周,减少工厂的资金周转成本。

有行业人士认为,无论是环境、技术进步,SHEIN 探索的这种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模式是一个开始,让服装供应链和国际市场有了沟通能力,SHEIN 也会在世界其他地方逐渐探索更少浪费的小规模生产,从而改变纺织行业的发展和生产关系。珠三角多年来积累了全球最丰富的面料、辅料、工厂资源。“小单快反” 生产模式在这里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,让品牌能为顾客提供更多彩的选择。

本文源自:南早网

关键词: